4月21日夜盤,國內期市有色金屬板塊全線飄綠。其中,主力合約開盤報185000元/噸,盤中低位震蕩運行;截至收盤,主力最高觸及185980元,下方探低182660元,跌幅達2.23%。
更新時間:----最新價
(相關資料圖)
--
漲跌值
--
漲跌幅
--
?4月21日,全國港口鎳礦庫存較上周增加16.9萬濕噸至672.1萬濕噸。總折合金屬量5.3萬金噸。其中全國七大港口庫存333.2萬濕噸,較上周增加5.9萬濕噸。
全球最大的鎳和鈀金屬生產商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公司2023年一季度鎳產量為4.6667萬噸,同比減少9%。
截至4月19日,據調研統計:月內全球主要國家共發運鎳礦243萬濕噸,環比3月同期增加47%。其中,菲律賓鎳礦共發貨35船,約180萬濕噸,環比增加64%;其他國家共發貨10船,約63萬濕噸。
?后市來看,滬將如何運行,相關機構觀點匯總如下:
東海分析稱,基本面,供給,電解鎳開工率高企;鎳鹽轉產電積鎳利潤再打開;鎳鐵和中間品供給后期仍有過剩壓力。需求,現貨情緒回升,鋼廠利潤修復,鎳鐵反彈;新能源增速放緩,三元去庫,MHP后期產量仍增,硫酸鎳承壓;盤面抑制鎳板需求,現貨升水繼續回落。庫存,4月20日滬庫存948噸;鎳庫存41538噸;LME和純鎳庫存繼續偏緊。綜上,海外宏觀偏空,轉產電積鎳利潤再打開,盤面回落。操作建議:逢高沽空。
浙江新世紀期貨表示,印尼鎳鐵大量流入市場,鎳鐵供應增加。二級鎳產能釋放將帶動轉化為原生鎳產量過剩。下游不銹鋼需求受部分基建地產項目拉動有所回暖。合金方面,軍工訂單純鎳剛需仍存,民用訂單純鎳消耗量有所回升,需求逐步回暖。但中期需關注產能釋放及歐美經濟淺衰退對鎳價承壓。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