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姜堰城區,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三水河西路也隨之熱鬧起來。道路兩側的餐飲店燈火通明,各式鮮香美食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探店打卡。經營燒烤店的王師傅坦言,晚上的銷售額是白天的兩倍。

今年以來,姜堰區聚焦“夜經濟”建設,搭建新消費平臺、營造新消費空間、豐富新消費模式,構建多元業態,著力讓“夜生活”豐富多彩,讓夜間消費“火”起來。
走在姜堰城區步行街夜市上,套圈、撈魚等兒童喜愛的游戲攤位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孩子們在家人陪伴下玩得不亦樂乎。夏日夜市不僅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也為許多想通過“練攤兒”創業的年輕人提供了平臺。不少時尚攤主打開汽車后備廂或支起折疊桌椅,纏一圈兒氛圍燈,掛起創意十足的招牌,后備廂市集開始營業。精巧的布置,花樣繁多的商品,惹得行人頻頻駐足,開心選購。大學生夜市攤主王俊說,夜市煙火氣正濃,他利用暑假出來“練攤兒”,不僅憑自身能力掙了錢,還豐富了個人閱歷,擴大了朋友圈。
這段時間,姜堰萬達廣場持續舉辦“趣萬達·玩一夏”夜經濟市集活動,手打檸檬茶、流體熊,各類文創產品攤位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姜堰萬達廣場還推出專題表演,餐飲、服裝優惠券發放等系列活動,提振消費信心、激活消費需求。北大街、步行街等傳統商業老街也不甘落后,積極為市民提供更加豐富的夜生活選擇。比如,古羅塘文化景區統一改造店招,集中打造一條主題街區,活化景區產業,打造創新型旅游、餐飲、購物、展館、民宿等綜合體。
該區圍繞“夜文化”擦亮旅游品牌,釋放疊加效應。如發展“旅游+文化”,深挖溱湖濕地、溱潼古鎮等景區的文化內涵,融入民俗、非遺、會船等元素,創新策劃漢服秀、花燈秀和劇本殺,以“演藝+光影”的藝術手段,傾情打造“一夢到溱湖”行進式水上燈光秀等燃爆項目,打造景區夜游品牌。發展“旅游+農業”,以溱湖周邊潼享田園、小楊人家為主體,打造“露營經濟+篝火晚會”等“微度假”產品,讓游客“來了就不愿走、走了還想來”。發展“旅游+潮玩”,進一步豐富配套夜娛、夜宿等特色化消費場景,舉辦第二屆溱湖濕地音樂節,形成“白+黑”旅游新極點。
姜堰還完善配套設施,點燃夜經濟“新引擎”。“自從中干河-老通揚運河風光帶一期建成后,我幾乎每天都去,吹著河風看夜景,生活太愜意啦!”家住碧桂園鳳凰臺的居民劉榮杰說。中干河-老通揚運河風光帶改造是姜堰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綠化景觀暢享行動實施項目之一,有助于方便城區市民出行,激活沿線餐飲店等各類夜間消費場所,推動區域人文、生態、社會、商業價值整體提升。
為更好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姜堰區出臺《關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以“真金白銀”大力支持發展夜間經濟,通過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形成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切實為姜堰夜經濟后續發展提供更強勁動力。( 錢宏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