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休養的高峰期、暑期檔到了,大家看看有沒有好的點子……”“我這邊的研學館暑期會有學生過來,到時候需要安排住宿”……日前,在寧海縣前童古鎮游客服務中心,民宿產業黨建聯盟成員圍繞當前疫情影響下的經營困境正在積極出謀劃策。

受疫情影響,前童鎮民宿產業集體“遇冷”,黨建聯盟持續推進“復宿”行動,引導民宿主利用疫情期間的“空檔期”,對居住環境、基礎設施、服務流程等進行優化,推動民宿提檔升級。同時針對不同經營模式難題探索解決方案,推動民宿產業健康發展。
前童民宿產業黨建聯盟成立于2017年,涵蓋鎮區5個村黨支部、民宿產業聯合支部、旅游發展公司黨支部、成校黨支部等8個黨組織,并與多家市級高校、縣直部門、旅行社建立業務指導或合作關系。
產業黨建聯盟組織開展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系列活動,如古鎮紅色劇本殺、手工銀飾DIY、新書分享會等。每到節日,還舉辦“中西式婚禮體驗”“手工藝制作體驗”“百家豆腐宴”等活動。多彩的體驗活動,不僅豐富了古鎮的業態,也發揮了民宿的集聚效應。而新舊文化的融合碰撞更是吸引了大批年輕游客,讓古鎮恢復了往日的“煙火氣”。去年,前童接待游客超過116萬人次,旅游消費收入達到1.04億元。
“黨建聯盟聘請專業教師團隊定期對民宿主開展各類技能實訓,以更好地呈現我們的服務品質。”前童民宿產業黨建聯盟黨支部書記羅沛說,聯盟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式接單,提升了各家民宿的入住率,讓古鎮旅游產業不斷得以復蘇。據統計,在民宿產業黨建聯盟的牽頭下,前童36家民宿實現了資源共享、人才共育、信息互通,去年全鎮民宿經營性收入突破1200萬元,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童彩霞是“大車門”的民宿主,在產業黨建聯盟的支持下,信心滿滿的她投資800萬元,于去年10月新開了一家精品民宿。
開辦“大車門”之初,民宿產業黨建聯盟成員從證件辦理、管家培訓,再到業務拓展,各個方面給予了她很大的幫助。
“老街上的好義堂餐廳是我在2015年開起來的,聯盟串聯起的不僅僅是民宿,連餐飲、小吃店、手工作坊等都跟著‘火’了起來。”童彩霞說,農家樂、農產品供銷企業、手工藝制作鋪、茶餐廳、咖啡吧、茶書吧等業態應有盡有,游客感嘆這是一個來了就想留下來的地方。“今天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民宿產業黨建聯盟成員的集體努力,是他們讓我看到了前童古鎮未來的發展前景。”她如是說。
“拾貳億”管家段薇說,一家規模不大的民宿也就七八個房間。以前,我們最怕客人一下子來得太多,一個團接不下只好遺憾地將客人“拒之門外”。現在,只要聯盟之間一個電話,不管什么價位多少客人都能解決。這段時間,暑期親子游又熱了起來,滿房的時候,我們會相互調劑客源,不僅客人住得舒心,大家也有了更多的收入。
前童探索打造的“特色產業+黨建聯盟”發展模式為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和力量。僅僅5年時間,前童民宿從5家增加到36家,其中,精品民宿70%以上,床位數超過450張。民宿成為古鎮旅游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孫吉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