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17日晚間,明泰鋁業(601677.SH)公告,計劃對原募投項目“汽車、綠色能源用鋁產業園項目”的募集資金額度進行調減,保留約3.3億元用于后續建設,并將部分募集資金5.9億元投向新增募投項目“年產72萬噸鋁基新材料智能制造項目”,新項目總投資15.2億元。
據公告,新增募投項目主要產品覆蓋“新能源電池、低空經濟、機器人、金屬包裝、汽車、鋁掛車”等多領域用材料,預計在2027年11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明泰鋁業表示,目前“汽車、綠色能源用鋁產業園項目”已完成一期建設并開始試生產,能夠初步滿足公司在汽車板領域的新增產能需求,考慮到了一期項目未來預計產生的效益、實際投入進展情況。新增募投項目產品種類更豐富,產能提升幅度更高,建成投產后具有更好的經濟效益。
讀創財經發現,這并非明泰鋁業首次對原募投項目進行變更。近兩年時間里,公司募資的投資路徑多次調整,從 “新能源電池材料” 到 “汽車、綠色能源用鋁”,再到如今的 “多領域鋁基新材料”。
追溯往期公告,公司2023年8月完成定增,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約12.68億元,初始計劃全部投向總投資額約40.35億元的“年產25萬噸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
2024年11月,明泰鋁業對該募投項目進行首次調整。公司表示,因相關原募投項目產品可通過現有產能優化滿足需求,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躍遷式增長等原因,將原項目剩余12.29億元募集資金(含利息及理財收益)轉投全資子公司鴻晟新材的 “汽車、綠色能源用鋁產業園項目”,規劃年產汽車鋁板20萬噸、電池鋁箔2萬噸等產品。該項目總投資20.06億元,預計2027年1月投產。
最新公告顯示,“汽車、綠色能源用鋁產業園項目”原計劃使用募集資金約12.4億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計所用募集資金量為3.28億元。
資料顯示,河南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集科技領先、智能集成、綜合服務為一體的民營鋁加工企業,業務遍及鋁精深加工、軌道交通、電力熱力、金融服務、進出口貿易等領域。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99億元,同比增長11.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4億元,同比下降12.11%。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鋁板帶箔產量118.08萬噸,鋁板帶箔銷量117.47萬噸。
此外,公司管理層也出現了新變化。6月18日,現年69歲的公司創始人馬廷義退出董事會,由“80后”劉杰出任董事長、“創二代”馬星星任副董事長,1978年出生的柴明科任總經理。在管理層更迭與募投項目不斷調整的背景下,明泰鋁業的發展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