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此次肩負國家“全球漁業資源調查監測專項評估”重任,將在海上開展為期85天的科考任務,解鎖漁業資源關鍵數據。據了解,西太平洋是目前世界上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最為充分的漁區,在世界海洋漁業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國傳統的漁業生產海域。

上海海洋大學“淞航”號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8日從上海長興橫沙漁港碼頭啟航。潘而東 攝
據了解,中國遠洋漁業發展已有數十年,但對西太平洋重要漁業資源狀況的了解主要由生產漁船獲得,對重要經濟種類的分布、資源量、生活史及其與環境的關系摸查不清,亟須通過專業漁業調查船對其進行科學調查與評估,以達到充分全面了解的目標。
據透露,在接下來的85天里,“淞航”號將圍繞魷魚釣調查、延繩釣調查、拖網調查、聲學調查、環境DNA分析、水文環境特征調查、物理海洋結構及氣候調查、浮游動物采集與鑒定、魚卵仔稚魚采集與鑒定等多個項目開展科學調查。通過科學的采樣設計,研究人員將獲取大洋性漁業資源個體或群體的繁殖、生長、死亡、洄游、分布、數量、棲息環境等生活史內容,進一步夯實漁業捕撈及資源評估管理等基礎性工作。
為保障航次順利啟航,崇明邊檢站提前對接船舶信息、優化查驗流程,為科考船遠赴深藍保駕護航。8日,崇明邊檢站民警赴碼頭一線,為“淞航”號遠洋漁業調查船及隨船56名船員和科考人員辦理出境手續,對船體重點部位開展檢查。隨著“淞航”號駛向深藍,該站已同步啟動“返航保障預案”,持續跟蹤航次進度,提前對接返航通關需求。
該站方面表示,該站將繼續優化遠洋科考通關服務模式,以更精準、更便捷、更高效的舉措,助力中國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