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斯投影-概述 高斯投影:它是一種橫軸等角切圓柱投影。
(資料圖片)
2、高斯投影-方法 它把地球視為球體,假想一個平面卷成一個橫圓柱面并把它套在球體外面,使橫軸圓柱的軸心通過球的中心,球面上一根子午線與橫軸圓柱面相切。
3、這樣,該子午線在圓柱面上的投影為一直線,赤道面與圓柱面的交線是一條與該子午線投影垂直的直線。
4、將橫圓柱面展開成平面,由這兩條正交直線就構成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坐標系。
5、為減少投影變形,高斯-克呂格投影分為3o帶和6o帶投影。
6、 高斯-克呂格投影是設想用一個橢圓柱橫套在地球橢球的外面,并與設定的中央經線相切。
7、 高斯-克呂格投影分帶規定:該投影是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數學基礎,為控制變形,采用分帶投影的方法,在比例尺 1:2.5萬-1:50萬圖上采用6°分帶,對比例尺為 1:1萬及大于1:1萬的圖采用3°分帶。
8、 6°分帶法:從格林威治零度經線起,每6°分為一個投影帶,全球共分為60個投影帶,東半球從東經0°-6°為第一帶,中央經線為3°,依此類推,投影帶號為1-30。
9、其投影代號n和中央經線經度L0的計算公式為:L0=(6n-3)°;西半球投影帶從180°回算到0°,編號為31-60,投影代號n和中央經線經度L0的計算公式為L0=360-(6n-3)°。
10、 3°分帶法:從東經1°30′起,每3°為一帶,將全球劃分為120個投影帶,東經1°30′-4°30′,...178°30′-西經178°30′,...1°30′-東經1°30′。
11、東半球有60個投影帶,編號1-60,各帶中央經線計算公式:L0=3°n ,中央經線為3°、6°...180°。
12、西半球有60個投影帶,編號1-60,各帶中央經線計算公式:L0=360°-3°n ,中央經線為西經177°、...3°、0°。
13、我國規定將各帶縱坐標軸西移500公里,即將所有y值加上500公里,坐標值前再加各帶帶號以18帶為例,原坐標值為y=243353.5m,西移后為y=743353.5,加帶號通用坐標為y=18743353.5 。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