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市場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1萬億元,同比增長0.16%。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增速較上年全年提升4.76個百分點。
全市場近六成公司營收正增長,超四分之三公司實現盈利,2475家公司凈利潤正增長,1943家公司營收、凈利雙增長。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 田利輝:龍頭行業盈利優勢顯著,政策與資金雙輪驅動下,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AI領域、芯片、光模塊等硬件與應用端協同爆發,驅動產業鏈全鏈增長。
從中小企業成長表現來看,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增幅明顯,分別為9.03%、4.90%、6.08%,遠超市場整體水平。
金長川資本負責人 劉平安:北交所作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業績基本上相對于去年中期來講實現一個全面性的恢復性增長,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以及新材料等行業,代表了新質生產力未來發展方向。
先進制造領域業績居前
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我國工業制造業業績回暖、市場消費潛能持續釋放、海外業務呈平穩增長態勢。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報告顯示,上半年,軍工、新能源、醫療器械等先進制造領域業績居前。隨著“以舊換新”補貼穩步落地,新能源汽車產銷延續高增長態勢,相關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超30%。家電換新趨勢顯現,行業營收、凈利潤增長均超9%。
文化消費需求釋放,游戲、影視院線等代表性行業營收均實現增長,凈利增速超70%。全社會物流總額穩步提升,居民物流活力增強,快遞業5家上市公司營收增長10%。寵物經濟、IP經濟等新型情緒消費場景點燃年輕群體熱情,相關產業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明顯,凈利增幅分別為40.29%、54.90%。
上半年,面臨美國對等關稅沖擊,上市公司頂住壓力,海外業務彰顯韌性,實現境外收入4.90萬億元,同比增長4.50%,占比連續3年提升。船舶制造領跑全球,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8.6%,上市公司營收增長23.42%,凈利潤增長135.33%。新興市場成為核心增量,國內互聯網巨頭加速布局海外倉,帶動相關上市公司逆勢擴產,跨境電商領域投資支出增速超15%。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