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勇介紹,本次世錦賽參賽陣容以“選拔+積分”的方式從去年冬訓開始逐步確定,反曲弓男隊有李中原、考文超、王巖,沿用巴黎奧運會班底;反曲弓女隊在“定盤星”李佳蔓外,小將朱靜怡、黃雨薇為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我們更強調通過比賽提升比賽能力,不以名次給運動員施壓。”穆勇說。
2025射箭世錦賽中國隊參賽名單。圖片來自中國國家隊官方社交賬號
進入洛杉磯奧運新周期,本賽季首先打響的世界杯分站賽成為最直接的“試金石”。4月美國奧本代爾站,中國隊摘得反曲弓男、女團體金牌,李佳蔓收獲女子個人銅牌;5月回到上海本土作戰,拿到反曲弓女團、混團兩枚銀牌;7月,在西班牙馬德里再獲女團銀牌,李佳蔓再摘個人銅牌。穆勇表示:“女隊今年穩定性明顯提升,基本每場能保證兩人打進個人前8,甚至具備前4的競爭力;混團雖然沒有額外‘加課’,但整體發揮回升。這次世錦賽不管男、女團體,混團還是個人,我們都有沖擊獎牌的可能。”
5月11日,亞軍中國隊選手黃雨薇、李佳蔓、朱靜怡(從左到右)在2025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女子反曲弓團體賽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穆勇介紹,此次世錦賽推出全新賽制,運動員需要在一天之內從個人排名賽直接銜接完成3個團體項目的淘汰賽,這一賽程安排此前從未有過。
按照具體賽程,9月9日上午先進行反曲弓男、女個人排名賽,下午隨即展開反曲弓男、女團體及混合團體淘汰賽,其中從男、女團體淘汰賽末場結束到混合團體首場開賽,間隔僅約15分鐘。對于身兼個人、團體、混團三項的核心隊員來說,這樣的賽程不僅意味著體能層面要承受高強度考驗,更需在短時間內完成節奏調整與心理狀態復位,堪稱一場“滿負荷大考”。
“我們最重要的三個項目,一天內全部都要打,這天(的表現)對世錦賽能否取得好成績至關重要。”穆勇說,“以往排名賽與團體賽間隔一天,有時間調控運動員思想、平復情緒,此次個人排名賽結束不久后就會開始團體賽的比拼,隊員們的思想調整尤為關鍵。”
穆勇介紹,針對9日的密集賽程,隊伍專門制定了從團體轉項至混團中間約30分鐘的準備方案,覆蓋思想引導、體能與精神疲勞恢復、器材微調等環節,并邀請北京隊合練進行全流程模擬。“希望讓運動員適應新賽制,做好各方面準備,力爭做到知己知彼。”
8月27日,中國射箭隊隊內對抗賽現場。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為應對世錦賽實戰,中國隊在7月30日至8月15日赴韓國外訓。“先去了世錦賽賽場訓練,當時韓國國家隊也在場,一方面與其合練,另一方面重點熟悉光州的場地、氣候和地形條件,幫助運動員在心理上提前適應環境。隨后隊伍轉至韓國醴泉郡訓練,與當地職業隊、大學生隊進行了幾場對抗賽,讓隊員找到比賽感覺。”穆勇介紹。
“隊員去光州適應了賽場,整體感覺還不錯,回來對世錦賽賽場有了大致的心理模擬。我們也會讓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主動從思想上模擬賽場,為比賽建立應對策略。”中國隊教練龍林橋表示,“賽前教練組更注重運動員的思想引導和賽事體能儲備,告訴運動員將注意力放在自身,堅定信念,按預案執行就行。”
“光州賽場比較開闊,大小和我們現在的訓練場地差不多,賽場后方有一處大看臺,觀眾席數量不少。在隊員的參賽預案中,如何應對韓國主場的節奏與干擾也是重點之一。”龍林橋說,“今天北京的風雨練得很‘值’,關鍵是注意力不要被環境帶走,把精力放在每一支箭的穩定執行上。”
8月27日,中國射箭隊隊內對抗賽現場。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射箭項目國際競爭格局在本賽季出現新變化。“還是那些老對手,但今年美國隊進步很大;中國臺北隊、日本隊在近幾站世界杯賽事中表現也不錯。”穆勇分析,射箭項目傳統霸主韓國隊的優勢并不神秘,關鍵在于高水平運動員的“厚度”與環值穩定,“我們團體賽能打出58、59甚至60的高環數,但也會很隨意地打出52、53的低環值,關鍵是減少失誤,把‘遠箭’(環數低于9環)控住。”
針對洛杉磯奧運會射箭項目增設的復合弓混合團體小項,穆勇介紹,本次世錦賽中國復合弓隊以江蘇隊為班底組建,王九一、李明星兩名參賽隊員均由反曲弓轉項,復合弓系統訓練不足半年,這是中國隊歷史上首次派隊參加世錦賽復合弓項目。“目前國內復合弓項目處在‘從0到1’的起步階段,我們計劃冬訓期間正式組建復合弓國家隊,借助全運會增設項目的契機加速人才培養與體系建設。”
關鍵詞: